沒良心竟然也是種病!最近上一門課程,這天我實在是有點昏沉,但授課老師跟我們提到這本《4%的人毫無良知 我該怎麼辦?》,老師說有空可以看看還買不買得到,腦波立即接收到,決意要看。一查誠品線上沒有貨了、博客來也是沒貨,但有電子書,於是我轉往HyRead想說圖書館不知有沒有電子書可供租借,結果國家圖書館、新北市立圖書館、輔仁大學圖書館也是通通沒有這本書可供租借,但HyRead可以購買,我就直接買了,我想看看如何在這世界上因應沒有第七感良知,對於面對到不負責任的人因應之道,畢竟面對這樣的人存在,多少會造成困擾,有時候確實也被這種不負責任的人影響到情緒。
但是,書看著看著,原來這本書並不是只說不負責任的人,而是也提到了反社會人格者的病態,我讀著讀著,彷如直面過這樣的人,那個人就像書裡的多琳,當多琳的案例在我眼前展開,腦海裡一邊閃現那個病態的人所做過的事,一幕又一幕。
我跟以前同事聯絡,我說:她真的有病,她是反社會人格者。
她就像多琳一樣,很多人以為她純真、太單純,她偽裝得很好,一如她精緻地妝容、合身地華服,這樣的人還是免不了和多琳一樣,要靠性關係才得以取得職場上的權力,想到有一次,某一場會議的中場休息,我問過她為何似乎非得逼某同事離職時,她在大樓的廁所裡直接跟我說如果她本來就不喜歡某個人,剛好有個機會,為何不乾脆把她打死呢?那種說話當下,對我直視的冷酷,說完揚長而去的神情令我不寒而慄,可是我已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挽回,我只能狂打電話聯繫,求助一切想得到能幫忙的人,這其中有人暗示我要識時務不要干涉,但也有人慨然伸援,迄今,想到這一段,仍不免潸然,到底做錯了什麼?為何我們要面對這些?只因她有病?一旦視誰為對象和目標,就能不惜毀掉他人?當時真的沒有想到過「反社會人格者」,現在終於明白,被「反社會人格者」挑中的時候,是怎麼一回事。
〈緒論 想像〉引伏爾泰之言好有感
每25人中就有1人是反社會人格者,這種反社會人格者欠缺第七感:良知。這類反社會人格者對自己所做的任何壞事都不會感到不好意思,也不會認為自己有錯,毫無罪惡感,也不會有任何悔意。
作者從〈緒論 想像〉開頭就引伏爾泰之言,一看就好有感:
「人心比人臉更各各不同。」可不是嗎?閱歷過世事,要見過多少張臉面,要多麼迂迴梭行才能終至豁達,聽雨都有年少、中年、老年的境界,我們一生裡遇得許多人,這許多人裡,能識不見得能知,能知不見得能得,有時候一眼識得一個人,有時候百轉千迴才知一個人,很多人會說日久見人心,的確,也不完全正確,想想蓋棺都不一定能論定一個人了,日久是要多久?何況有人真能偽裝,掩藏得很好。
反社會人格者近在你身邊
這本《4%的人毫無良知 我該怎麼辦?》所提到的案例,最令我深有感觸的就是多琳的「垂涎型精神病態」,對別人擁有的東西產生了毫無節制的慾望,傷害他人仿佛證明了自己很有權力,或許他真的熱衷於奪取,而非擁有,可以任意地傷人於無形,再假裝無辜,讓周遭的人以為妳真的是好善良好護部屬,可是當被傷透了的人,終究看得穿詭計,這只是妳操弄手段的一個伎倆。
當初並不知道反社會人格是怎樣的特徵,連聽也沒聽過,只覺得莫名其妙,說不上來是怎樣?終至心力交瘁,只是在送出離職單之後,妳萬萬沒想到的是,有高層也問過我,高層也找過合適的人與我聊過狀況,我全都說了,不做的最大,為何不說?我就不是妳手中線操縱的傀儡。
當年,沒有看到這本《4%的人毫無良知 我該怎麼辦?》,但好在,好在即使沒有看這本書,也做出了這本《4%的人毫無良知 我該怎麼辦?》教我們如何應對反社會人格者的決定,果斷抽身離開,就是保護自己最好的辦法。
書裡提到臺灣反社會人格者的盛行率很低,比起歐美的4%,臺灣才只有0.03%到0.14%,但我不相信只有這麼少,想想我們周遭不負責任的人那麼多,隨意閉起眼總有幾個名單,很多人根本就對自己以外的生物沒有任何情感依附,所以說如果有機會,可以看看這本書,看看這本書裡的案例,或許你也能為自己生活上存有的困擾,找到一個解答,同時也找到解決方案。
2 thoughts on “沒良心是種病!《4%的人毫無良知 我該怎麼辦?》”
Pingback: 遇上反社會人格者《4%的人毫無良知 我該怎麼辦?》 – 閱讀時光
Pingback: 遭遇自稱憂鬱症患者心理操縱怎麼辦?過來人的經驗談 – 中藥人中年敘事
你必須 登入 才能發表評論。